1969年6月,军委开会讨论一个军队重要岗位人选,就是北京军区政治委员。此前几年因为一些原因,军区人员不稳定,一些领导岗位多次换人,现在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军区政委。毛主席看着眼前的备选名单,似乎认为都不太理想,他突然想起一个人,便抬头问大家:红军时那个“大闹华山”的师长,你们还有印象吧,现在他在什么地方?
主席说的这个人,是开国中将陈先瑞。之所以在会上提起他,是因为主席记起来,陈先瑞之前好像已经被调到北京军区了。毛主席对他印象非常好,有意给陈先瑞一次晋升机会。主席的印象没错,陈先瑞此时此刻,正担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,无论职务、经验都十分对口。
相比起一些大将、上将,此前陈先瑞无论军衔还是名气,都不算太出众。但他带出来的两位上将,几乎无人不知:韩先楚和刘震。陈先瑞跟他们一样,都出自鄂豫皖红25军,他当班长时,韩先楚、刘震都是他手底下的普通战士,直到建国后功成名就,还是要喊陈先瑞一声“老班长”。
其实陈先瑞15岁就参军了,21岁成为红军师长,早期履历非常厉害,是军政全能的人才。红25军1935年9月完成长征,后来又在陕北无私接济了中央红军,徐海东“送5000大洋”的典故传为美谈。但作为红25军骨干将领之一,陈先瑞此时还没到陕北。红25军之所以长征过程顺利,主要是因为西征建立了鄂豫陕根据地,无论人员还是物资得到大量补给。主力继续北上后,陈先瑞担任红74师师长,驻守根据地。
那毛主席为什么说陈先瑞“大闹华山”呢?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,危险并没有解除,只是找到了落脚点、结束了艰难的长征历程。可想而知,陕北也并非富庶之地,红军经历一年苦战,人员锐减物资匮乏,国民党军也没有放弃围剿。所以陈先瑞所部在陕南发挥的牵制作用极为重要,能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央红军恢复元气,也保障了首长们的安全。
陈先瑞军事指挥能力优秀,之前在决定红25军生死存亡的独树镇战役中,他就有着关键表现。1935年留守鄂豫陕后,陈先瑞率部粉碎反动派连续3次大规模围剿,后期又带着敌人在华山兜圈子,始终保存着有生力量,并成功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。敌人气急败坏,悬赏1万大洋要取陈先瑞的人头,没能得逞。消息传到陕北,毛主席等领导人对陈先瑞的表现大加赞赏,称他为“大闹华山的猛师长”。
由于对这一带非常熟悉,抗战和解放战争时陈先瑞也多次转战陕南,但因为客观原因,基本上以游击战为主,打大仗的机会少,职务逐渐被老部下韩先楚、刘震等人超越。抗美援朝期间,陈先瑞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,出任志愿军第19兵团副政委。1955年全军授衔,他被评为副兵团级开国中将。
真正优秀的军队干部,就是这样血里火里考验出来的,能独当一面镇守根据地的,都是难得将才。毛主席的爱将非常多,陈先瑞甚至都不是中央红军出身,但伟人却能做到心细如发,一直想着陈先瑞。所以1969年讨论北京军区新任政委时,伟人感到陈先瑞是个合适的人选,便在会上提了出来。
得到毛主席亲自提名,陈先瑞任职板上钉钉,组织上很快就下了任命。当时国家和军队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段,出任北京军区政委非同小可。而正直稳重的陈先瑞不负主席所托,他担任这一要职长达6年,经历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,圆满完成任务。1996年1月,82岁高龄的陈先瑞将军病逝于北京。
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,专注于军情、军史、战史、国际关系研究,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,带来精彩细节。作品覆盖图文、视频、音频领域,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,也欢迎您点赞、评论支持,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。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#历史#
十大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